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作文練習
去年的秋夜,暗沉沉的天色中,是寒風吹散了葉?還是那秋斷了一切生機?而我獨自漫步在這空蕩蕩的街頭,只剩我和路旁那沒了葉的樹,依然徘徊在那兒。如今,天色依然沉澱,樹枝上依然沒有樹葉,而我仍獨自逗留在空白的街。
仰著頭,望向藍天。你乘坐在那上頭巨大的飛行物上,笑著和我道別。而那下頭巨大的陰影遮著我,臉上的笑容你清晰可見,但陰影遮著的是那行行像沒拴緊的水龍頭般永無止盡的涙。
抬著頭,看往黑夜。朋友阿,我們看的是同一片天空吧?朋友阿,我們吹著的是相同的那陣風吧?朋友阿,我們望向的大洋是匯流在一塊的吧?儘管我們踏在不同的土地上,我兩所感受的並不是那沉澱澱的秋色,淒涼的風,更不是空蕩蕩街頭與生活。
黑夜的降臨,我看見的是一道道閃爍的虹。與依然燦爛的笑容。
仰著頭,望向藍天。你乘坐在那上頭巨大的飛行物上,笑著和我道別。而那下頭巨大的陰影遮著我,臉上的笑容你清晰可見,但陰影遮著的是那行行像沒拴緊的水龍頭般永無止盡的涙。
抬著頭,看往黑夜。朋友阿,我們看的是同一片天空吧?朋友阿,我們吹著的是相同的那陣風吧?朋友阿,我們望向的大洋是匯流在一塊的吧?儘管我們踏在不同的土地上,我兩所感受的並不是那沉澱澱的秋色,淒涼的風,更不是空蕩蕩街頭與生活。
黑夜的降臨,我看見的是一道道閃爍的虹。與依然燦爛的笑容。
漢字的起源
漢字的起源
漢字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它由記事符號和記事圖畫演變而成。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彩陶上,就出現圖畫和符號,它就是漢字的前身。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成熟漢字,是公元前十四世紀(商代)刻於獸骨和龜甲上的文字,稱甲骨文。已使用單字四千六百多個,形聲字已佔一定比例,已是發展成熟的文字了。
繩結說
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為了幫助記憶,采用過各式各樣的記事方法,其中使用較多的是結繩和契刻。中國古籍文獻中,關于結繩記事的記載較多。公元前戰國時期的著作《周易·系辭下傳》中說:“上古結繩而治,后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八卦說
《周易.繫辭》「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
河圖洛書
何圖傳說:伏羲是我國傳說中三王五帝之一,當他為天下王的時候,他就對日月星辰,季節氣候,草木興衰等等,有一番深入的觀察。不過,這些觀察並未為他理出所以然來。一天,黃河中忽然躍出了「龍馬」,也就是這一刻,他突然發現自己正處於一種強烈的精神震撼之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與所膜拜的自然之間,出現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和諧一致……他發現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一直觀察萬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就這樣,伏羲通過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的觀察,畫出了「八卦」,而龍馬身上的圖案就叫做「河圖」。洛書與大禹:自伏羲發現河圖,這以後差不多過了八百年,當時洪水泛濫,百姓流離失所,大禹臨危受命,婚後第四天就率眾治水,並且三過家門而不入。各種方法都用過了,大禹始終沒有找到治水的良策,後來有一天,他發現一隻五色彩龜出現在洛水,背上的紋理形態如同文字,就此,大禹就發現了「洛書」了。
倉頡造字
「倉頡造字說」在戰國時即已流行。《呂氏春秋‧君守》說:「倉頡作書,后稷作稼。」《荀子》、《韓非子》也有記載。《淮南子‧修務訓》高誘注說:倉頡「生而見鳥跡,知著書」。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許慎《說文解字‧敘》:「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 倉頡到底是什麼人呢?傳說他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用的交際符號,於是搜集及整理共用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宋代淳化年間,有一部著名的書法集子叫《淳化閣帖》,其卷五載有古篆書二十八字,傳說是倉頡所寫。
圖畫說
現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於原始圖畫。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係。 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土於陝西華縣泉護村遺址、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性質應是此地原始氏族的徽號,當時正處在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的氏族社會階段),有四個鳥形圖案,與古漢字中的「鳥」(上行)和「隹」(下行)對照,十分相似。《說文》說,「隹」是短尾鳥的總名。 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銅器上的魚形圖案,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拿它們與古漢字中的一些「魚」比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確信漢字是從原始圖畫演變出來的。
資料來源:http://www.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0601
http://tw.myblog.yahoo.com/jw!XmwyWJGaBRk5PO3qtnLiUAap6d6Mag--/article?mid=321
漢字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它由記事符號和記事圖畫演變而成。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彩陶上,就出現圖畫和符號,它就是漢字的前身。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成熟漢字,是公元前十四世紀(商代)刻於獸骨和龜甲上的文字,稱甲骨文。已使用單字四千六百多個,形聲字已佔一定比例,已是發展成熟的文字了。
繩結說
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為了幫助記憶,采用過各式各樣的記事方法,其中使用較多的是結繩和契刻。中國古籍文獻中,關于結繩記事的記載較多。公元前戰國時期的著作《周易·系辭下傳》中說:“上古結繩而治,后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八卦說
《周易.繫辭》「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
河圖洛書
何圖傳說:伏羲是我國傳說中三王五帝之一,當他為天下王的時候,他就對日月星辰,季節氣候,草木興衰等等,有一番深入的觀察。不過,這些觀察並未為他理出所以然來。一天,黃河中忽然躍出了「龍馬」,也就是這一刻,他突然發現自己正處於一種強烈的精神震撼之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與所膜拜的自然之間,出現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和諧一致……他發現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一直觀察萬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就這樣,伏羲通過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的觀察,畫出了「八卦」,而龍馬身上的圖案就叫做「河圖」。洛書與大禹:自伏羲發現河圖,這以後差不多過了八百年,當時洪水泛濫,百姓流離失所,大禹臨危受命,婚後第四天就率眾治水,並且三過家門而不入。各種方法都用過了,大禹始終沒有找到治水的良策,後來有一天,他發現一隻五色彩龜出現在洛水,背上的紋理形態如同文字,就此,大禹就發現了「洛書」了。
倉頡造字
「倉頡造字說」在戰國時即已流行。《呂氏春秋‧君守》說:「倉頡作書,后稷作稼。」《荀子》、《韓非子》也有記載。《淮南子‧修務訓》高誘注說:倉頡「生而見鳥跡,知著書」。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許慎《說文解字‧敘》:「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 倉頡到底是什麼人呢?傳說他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用的交際符號,於是搜集及整理共用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宋代淳化年間,有一部著名的書法集子叫《淳化閣帖》,其卷五載有古篆書二十八字,傳說是倉頡所寫。
圖畫說
現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於原始圖畫。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係。 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土於陝西華縣泉護村遺址、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性質應是此地原始氏族的徽號,當時正處在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的氏族社會階段),有四個鳥形圖案,與古漢字中的「鳥」(上行)和「隹」(下行)對照,十分相似。《說文》說,「隹」是短尾鳥的總名。 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銅器上的魚形圖案,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拿它們與古漢字中的一些「魚」比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確信漢字是從原始圖畫演變出來的。
資料來源:http://www.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0601
http://tw.myblog.yahoo.com/jw!XmwyWJGaBRk5PO3qtnLiUAap6d6Mag--/article?mid=321
用漢語拼音寫出來的一封信呢!!!
Liao3yu4fen Lao3shi Nin2hao3:
Zhe4shi4 wo3 di4ic4 iong4 han4yu3 pinyin xie3 yi4feng xin4,gan3jue2 hen3 te4bie2,dan4 xiangdui4de zhe4 dui4 wo3 si4hu hai2shi4 you3dian3 nan2du4ne!
Xiwang4 neng2 jie4 ci3feng te4bie2 de xin4 lai2 ti2sheng2 zi4ji3 de han4yu3 pinyin neng2li4。 Zi4cong2 gaozhong de shenghuo2 gao4 yi2 duan4luo4 hou4,zhi3kao3 jie2shu4 le,er2 shang4 le zhongyuan2 da4xue2 de ying4yong4 hua2yu3 wen2xue2 xi4, gang kaishi3 dui4 zhe4li3 de huan2jing4 yu4dian3 dou bu4 shou2xi,ye3 bu2 tai4 shou2xi,ye3 bu2 tai4 qingchu3 zhe4 ge kexi4 dao4di3 shi4 du2 she2mo de,yinsi3 she2mo do you4 chong2xin xue2 guo4,bu4 guan3 shi4 ren2 ji4 guanxi4 huo4zhe3 shi4 shenghuo2 shang4 de zi4 wo3 guan3li3 sheng4zhi4 shi4 shi2jian shang4 de fenpei4,zhe4xie do huan4 le ge xin de huan2jing4 er2 bi4xu chong2xin xue2 xi2。Ran2er2,zai4 da4xue2 de shenghuo2 yi3jing kuai4yao4 ban4 nian2 le,yi2 ge xue2qi2 ye3 jiang yao4 jie2shu4,si4hu do yi3 jian4 jian4 de rong2ru4 zhe4li3 bu4 yi yang4 de shenghuo2 fangshi4 yu3 jie2zou4,dan4shi4 wo3 bi4shi cheng2ren4,shi2jian shang4 de fenpei4,zhe4 zhende hao3nan2 a!Mei3 ci4 dou shi4 xin you3 yu2 er2 li4 bu4 zu2 de,suo3yi3 xian4zai4 wo3 yi3 zhi3neng2 bi zi4ji3 hui2gui zheng4chang2 yi4 dian3 de shenghuo2 zuo4xi2 le!Mei3tian zao3 shui4 zao3 qi3 you3dian3 kun4nan2,dan4shi4 yige mu4biao nu3li4 da2cheng2 ba!zhe4shi4 wo3 zui4 xiang3 zuo4 de。
Zai4 zhongyuan2 da4xue2 shenghuo2,ju4shuo da4 yi yi2 ding4 hui4 bian4 pang4,dan4shi4 bian4 pang4 de ji2shu4 ne?na4 jiu4shi4 kau4 ge4ren2 de nu3li4 luo!Wo3 shenbian de peng2you3 zhong,yi3jing kaishi3 lei3ji ji2shu4 le ne,you3 ren2 pang4 le liang3 gongjin;you3 ren2 pang4 le si4 gongjin;you3 ren2 sheng4 zhi4 pang4 le wu3.liu4 gongjin ne!!!dangran2 uan2yin han3 jian3dan,xiao4 men2kou3 zheng4shi4 re4nao4 ding3fei4 ge zhongyuan2 ye4shi4 a,li3mian4 you3 wu2shu4 de mei3shi2 xiao3chi,zhu4 zai4 zhe4li3,xiang3 bu4 chi ye3 hen3 kun4 nan2!shi2 dian3 de ke4 gang jie2shu4, ma3shang4 san wu3 hao3you3 jiu4 kaishi3 tao3lun4 qi3 zhuangwu3 yao4 chi she2mo? Gongjin ji2shu4 jiu4 ci3 man4 man4 de tou tou zengjia zhong!Hen3 jingren2 ba!xian4zai4 wo3 suo3 neng2 zuo4 de yi3 zhe3 sheng4xia4,jie2zhi4 yin3shi2 le!!!
Han4yu3 pinyin,wo3 xiang3 da3 wan2 zhe4pian wo3 gai you3 suo3 shouhuo4 le ba!nengli ti2sheng!!!!
Zhe4shi4 wo3 di4ic4 iong4 han4yu3 pinyin xie3 yi4feng xin4,gan3jue2 hen3 te4bie2,dan4 xiangdui4de zhe4 dui4 wo3 si4hu hai2shi4 you3dian3 nan2du4ne!
Xiwang4 neng2 jie4 ci3feng te4bie2 de xin4 lai2 ti2sheng2 zi4ji3 de han4yu3 pinyin neng2li4。 Zi4cong2 gaozhong de shenghuo2 gao4 yi2 duan4luo4 hou4,zhi3kao3 jie2shu4 le,er2 shang4 le zhongyuan2 da4xue2 de ying4yong4 hua2yu3 wen2xue2 xi4, gang kaishi3 dui4 zhe4li3 de huan2jing4 yu4dian3 dou bu4 shou2xi,ye3 bu2 tai4 shou2xi,ye3 bu2 tai4 qingchu3 zhe4 ge kexi4 dao4di3 shi4 du2 she2mo de,yinsi3 she2mo do you4 chong2xin xue2 guo4,bu4 guan3 shi4 ren2 ji4 guanxi4 huo4zhe3 shi4 shenghuo2 shang4 de zi4 wo3 guan3li3 sheng4zhi4 shi4 shi2jian shang4 de fenpei4,zhe4xie do huan4 le ge xin de huan2jing4 er2 bi4xu chong2xin xue2 xi2。Ran2er2,zai4 da4xue2 de shenghuo2 yi3jing kuai4yao4 ban4 nian2 le,yi2 ge xue2qi2 ye3 jiang yao4 jie2shu4,si4hu do yi3 jian4 jian4 de rong2ru4 zhe4li3 bu4 yi yang4 de shenghuo2 fangshi4 yu3 jie2zou4,dan4shi4 wo3 bi4shi cheng2ren4,shi2jian shang4 de fenpei4,zhe4 zhende hao3nan2 a!Mei3 ci4 dou shi4 xin you3 yu2 er2 li4 bu4 zu2 de,suo3yi3 xian4zai4 wo3 yi3 zhi3neng2 bi zi4ji3 hui2gui zheng4chang2 yi4 dian3 de shenghuo2 zuo4xi2 le!Mei3tian zao3 shui4 zao3 qi3 you3dian3 kun4nan2,dan4shi4 yige mu4biao nu3li4 da2cheng2 ba!zhe4shi4 wo3 zui4 xiang3 zuo4 de。
Zai4 zhongyuan2 da4xue2 shenghuo2,ju4shuo da4 yi yi2 ding4 hui4 bian4 pang4,dan4shi4 bian4 pang4 de ji2shu4 ne?na4 jiu4shi4 kau4 ge4ren2 de nu3li4 luo!Wo3 shenbian de peng2you3 zhong,yi3jing kaishi3 lei3ji ji2shu4 le ne,you3 ren2 pang4 le liang3 gongjin;you3 ren2 pang4 le si4 gongjin;you3 ren2 sheng4 zhi4 pang4 le wu3.liu4 gongjin ne!!!dangran2 uan2yin han3 jian3dan,xiao4 men2kou3 zheng4shi4 re4nao4 ding3fei4 ge zhongyuan2 ye4shi4 a,li3mian4 you3 wu2shu4 de mei3shi2 xiao3chi,zhu4 zai4 zhe4li3,xiang3 bu4 chi ye3 hen3 kun4 nan2!shi2 dian3 de ke4 gang jie2shu4, ma3shang4 san wu3 hao3you3 jiu4 kaishi3 tao3lun4 qi3 zhuangwu3 yao4 chi she2mo? Gongjin ji2shu4 jiu4 ci3 man4 man4 de tou tou zengjia zhong!Hen3 jingren2 ba!xian4zai4 wo3 suo3 neng2 zuo4 de yi3 zhe3 sheng4xia4,jie2zhi4 yin3shi2 le!!!
Han4yu3 pinyin,wo3 xiang3 da3 wan2 zhe4pian wo3 gai you3 suo3 shouhuo4 le ba!nengli ti2sheng!!!!
閱寫---場景描寫
題目:寶簾閑掛小銀鉤
必要的景物:柳樹、美人、亭、月、簾
創作、想像景象:
寧靜的夜晚,黑暗的夜空中,唯獨那座涼亭暈著淡淡的光芒。
而這道光芒正劃破了夜空的希望……。
亭外的一排排柳樹,也穿透過了輕柔的月光。這月光也正是暈著那亭的
淡淡光芒。美人獨坐此亭,撥弄著琴弦。伴隨著微風、音符的流動。她透過了輕風吹動的簾,撇見了亭外那閑掛在柳樹上的月,月又正散發出那無窮的希望。
必要的景物:柳樹、美人、亭、月、簾
創作、想像景象:
寧靜的夜晚,黑暗的夜空中,唯獨那座涼亭暈著淡淡的光芒。
而這道光芒正劃破了夜空的希望……。
亭外的一排排柳樹,也穿透過了輕柔的月光。這月光也正是暈著那亭的
淡淡光芒。美人獨坐此亭,撥弄著琴弦。伴隨著微風、音符的流動。她透過了輕風吹動的簾,撇見了亭外那閑掛在柳樹上的月,月又正散發出那無窮的希望。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訂閱:
文章 (Atom)